为铭记党的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2024年1月23日,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前往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提升教学能力”教学实践活动。活动安排有专题讲座、情景教学、历史事件回顾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形式灵活多样、主题内涵丰富。
23日下午,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聆听了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党校郭随万校长《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专题讲座。万校长从五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让大家对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
24日上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图表、照片、声光影像资料再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伟大历程,思政教师学习了1935年到1948年期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直到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这里是1937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王稼祥、叶剑英等革命领导同志居住过的地方。王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冉春嫚老师向大家生动讲述了毛主席和其长子毛岸英的故事。毛主席对儿子深沉的爱,让在座的老师无不为之动容,思考如何将家教家风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下午,在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活了七年的梁家河村,大家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井、知青旧居。
25日上午,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这里是毛泽东同志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驻地,这里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中共七大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大家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刘少奇、彭德怀等革命领导同志旧居,并邀请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闫娟老师为大家讲述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下午,在南泥湾党徽广场,思政课教师在巨大的党徽雕塑下重温入党宣誓,并聆听延安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班的王月霞老师为我们讲授359旅开发南泥湾的故事与南泥湾精神。
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大家学习了南泥湾精神,这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上下一致、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26日上午,在学习书院,大家温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让我们对未来规划更清晰。
在北京知青博物馆,大家感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8万多名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山的青葱岁月。那一代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推动社会发展奉献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现在,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思政教师更应该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根铸魂。
下午,在凤凰山革命旧址,这里是延安的“四大名山”之一,中共中央1937年进延安城的第一站,毛泽东在此写下著名的《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并学习了白求恩精神,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通过此次“弘扬延安精神 提升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大家对延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延安精神所包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忆不仅是责任使然,更是立德树人的指向依归。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思政课”必须要有大历史观,我们要用好历史情境,拿起历史的望远镜,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大家将以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投身教育事业,提升教学能力,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广深报道